-
-
解决方案 | 可信数字身份时代,如何为数据空间夯实互信安全?
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迈入实质性阶段。该政策以“网号”“网证”为核心载体,构建起覆盖个人身份认证全流程的公共服务体系,旨在实现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了解详情 -
又双叒叕有企业数据泄露?迪奥中国敲响警钟,企业如何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近日,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发现其中国客户数据库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导致大量用户隐私信息泄露,官方于5月13日发布声明,确认其中国区客户数据遭到未授权访问,泄露数据包括姓名、性别、手机号、邮箱地址、消费水平、偏好等敏感信息,波及范围广且内容详实。
了解详情 -
信号!数字强省建设新机遇:安全合规与高效发展共存
近日,山东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正式明确其建设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全领域深化“无证明之省”建设,持续推进跨省电子证照共享,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逻辑,包括打造100个数字化典型场景、推动工业农业等领域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控等举措与要点。
了解详情 -
重大事件 | SSL证书有效期确定缩短至47天
2025年4月13日,CA/B论坛组织投票,正式通过 SC-081v3 提案,这说明SSL/TLS证书作为网站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SSL证书最长有效期将从398天逐步缩短至47天(2029年3月15日起生效)。这一变革标志着全球网络安全合规进入“短周期、高频率”时代。
了解详情 -
数字信任的基石:《电子签名法》20年与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契约重构
2025 年 4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迎来实施 20 周年。这部被业界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部基本法”的法律,以数字技术为支点撬动了传统契约文明的转型。2005 年,当《电子签名法》首次确立可靠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时,其深远意义远超技术范畴 —— 它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数字信任时代。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