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诚信:构建信任·传递信任,打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未知 发布日期:2019-01-11 16:42 浏览量:1000

现实中,对于身份的验证,可以通过比对身份证或者见面的方式得以实现。那么,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在虚拟空间去识别网站或者个人身份是否真实可靠,则要依托第三方进行认证。

可靠的认证离不开规范的约束和技术的支持。十八年来,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威诚信)作为互联网信任服务运营商,始终走在电子认证行业的前列,通过持续地学习与创新,以先进的技术与优质的服务,实现高效、规范和严谨的数字经济环境。

以高标准严要求做电子认证行业领先企业

2004年,天威诚信与联想开展电子订单业务合作,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双方探讨最多的就是:电子形式的文件是否与纸质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天威诚信总裁唐志红说:“当技术与规范达到理论上可行的时候,想要继续下去,只能等待。”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5年4月,《电子签名法》颁布,获得国家授权的第一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只有三家,天威诚信便是其中一家。截至目前,这样的企业一共才43家。

什么是电子签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技术和规范的服务可以知道签字人是谁、签署的内容是什么、签署的内容对方是否已经承认,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和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最开始的时候,天威诚信便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建设整个运营体系,这套标准规范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标准了。”对于一开始是否有必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业务,唐志红表示,“以现实为例,认定一个人的字迹,要有一套完备的鉴定方法,也就是规则,规则必须完善,才能获得信赖。同样,为了满足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电子认证行业孕育而生,既然最终要达到与手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那么我们在合法的前提下,一开始就使用严格的规范,才能站在行业的前列,得到用户的支持与信赖。”

事实证明,想要获得国家授权许可并不容易。《电子签名法》颁布后,天威诚信顺利取得电子认证服务密码使用许可证和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在这个过程中,要展示的内容很多,首先是企业安全性,然后依据什么样的技术和业务规范去实施电子签名服务,当然企业的规模与办公场所也要合乎规范,这样才能取得两证,对外开展业务。”唐志红说。

时至今日,天威诚信的认证系统已经过13年的检验。从2005年正式开展电子认证业务至今,天威诚信已经服务于上千家企业,为10亿用户提供电子认证服务。

让技术与服务在实践中锤炼成长

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电子认证行业也是如此。现实中,合同纠纷屡见不鲜,并且有据可依,那在虚拟世界里签署的合同如何作为证据并在审理案件时被采纳,成为天威诚信在电子签名业务开展的同时,不可避免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电子的东西特别容易篡改,不容易保存完整性,经过数据不断地交换传输,可能会产生丢包等问题。天威诚信必须要通过技术手段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让数据从生成到最后被拿来使用时,一模一样,也就是只有保证其始终是真实的、完整的才能使其具备法律效力,被用以调查取证,这也是电子认证服务的核心所在。为此,在2009年,天威诚信就有了取证服务,并且申请到了专利。”天威诚信董事长陈韶光说。

目前,天威诚信依托《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开展综合型服务。对此,陈韶光将其称之为“司法桥”业务:一方面,对电子认证的理解,要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并且通过功能等同原则表述,将在现实中已经建立起的规范直接应用于虚拟世界。在虚拟化世界里只有一个业务的发生到终结,才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才有可能带动整个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所引发的新业务、新模式呈现快速增长,但对纠纷的处理却相对滞后。为了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就要求在业务环节,所有关键点形成的业务数据都能够被保存下来,为审判提供依据。由此可以看出,依托于审判所需要的证据,又会反向作用于业务环节,为业务规范化起导向作用。“天威诚信不仅要围绕技术进行突破创新,还要看到是否能保证最后实现的效果是可控可靠的,也就是经得起抗辩的。”

从2010年,全国首例电子订单纠纷司法审判案例出现至今,天威诚信已经出具了上万份证明报告,最大标的额是2.35亿元。在这个过程中,天威诚信的技术与规范化在抗辩的锤炼下成长,以可靠、严谨、完整的证据链,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三理一师”培养综合型人才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才支撑,然而,电子认证行业由于小众,人才也相对匮乏。天威诚信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建立了许多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输送人才,也被业界称为“黄埔军校”。

在“三理一师”人才培养体系下,通过产品经理、业务经理、项目经理、工程师对各自领域知识的讲述,让培养角色对业务体系形成全面的理解,不再只是“术业有专攻”,而是在相关领域外掌握更多技能,成为综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电子认证行业带入轨道。十八年的砥砺奋进,让天威诚信从单一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成长为如今的认证服务全链条发展企业。陈韶光表示,个人强,不代表公司强,当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团队的凝聚力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文章来源:中关村导刊记者:余婧雯)

服务热线:400-666-3999

完善信息立即免费体验